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第二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帕金森病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通过个体化及全程规范管理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能让老人活得好、活得长。 帕金森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僵、抖、倒。 一.慢是指患者有运动起动困难、动作执行困难,是病人最常见和较特殊的表现,早期以肢体远端受累为主。 二.僵是指患者有以下表现:自主动作变慢、幅度变小,重复动作易疲劳、做序列性动作困难、不能同时做多个动作、解鞋带、扣纽扣困难,双手行走时摆动减少、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低沉、单调等;初期患者感到患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或紧张的感觉,出现动作困难。 三.抖:60-70%病人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为不对称性,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四.倒提示疾病已进入中晚期,病人站立不稳,肢体反射减弱,容易向前或向后倒。行走慌张步态。 五.早期非运动症状可以有:1.精神症状:焦虑、抑郁、幻觉、睡眠障碍;2.自主神经症状:便秘、头晕、多汗、排尿障碍、性功能异常;3.感觉异常:麻木、肩背部疼痛、嗅觉减退等。 对帕金森病人从诊断到治疗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属及社会负担。
帕金森病门诊开设时间及地点:每周二下午北院区门诊2楼19诊室 咨询电话:6279325
|